世界主要貿易共同體
雖然幾乎所有區域經濟一體化地區的地區內部貿易都呈現穩步上升趨勢,但比較而言,除歐盟外,迄今為止,其他貿易組織對外部市場的依賴仍然要高于組織內部,表現出組織間國際物流的活躍態勢。
在所有這些貿易共同體中,較為活躍的經貿集團包括:
1)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EuropeanUnion,EU)簡稱歐盟。歐盟的前身為20世紀50年代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六國建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后逐漸有更多的國家加人進來。]993年,歐共體成員國之間的《歐洲聯盟條約》(或《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生效.?歐盟正式成立。1999年,歐盟12國,即奧地利、比利時、芬蘭、荷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啟動了歐元,現歐元已經成為世界主要貨幣單位。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系不斷密切,對外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加強。
2004年,東歐的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塞浦路斯10國加人歐盟;2007年保加利亞、羅馬尼亞,2013年克羅地亞人盟,形成現有的28個國家的歐盟新版圖。現在的歐盟擁有世界第三的人口數量(中國第一、印度第二),領土面積達到438萬平方公里。2013年,歐盟28國GDP總和達到12萬億歐元,人均GDP達到23100歐元,是世界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最大的進出口方?。
①數據來源:商務部網站,http://eu.mofcom*gov.cn/article/cWgk/zwjingji/201407/20140700680468.shtml,訪問時間2014年12月4日。
雖然,2004年歐盟成員國在羅馬簽署歐盟憲法草案目前尚未生效,但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等機構的設立,以及歐盟統一貨幣政策、經濟政策的努力已經使得歐盟成為世界上最成熟的國家間經濟聯盟。2009年,希臘開始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引發全球市場的混亂,由此引發的動蕩至今尚未完全消除,也進一步引發人們對歐盟制度安排的討論。盡管如此,歐盟仍毫無疑問虛最為成功的超國家經濟組織之一。
2)北美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NAFTA)。1989年,美國和加拿大簽署《美加自由貿易協定》。三年后.墨西哥加入進來,并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形成現在的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為典型的南北合作的代表。
目前,在NAFTA內部,貿易壁壘正在逐漸消除,各方的合作逐漸引向勞務、運輸、通信、金融等各個領域,但對移民,特別是美、加兩國針對源自墨西哥的勞動力和移民等設置了較多的限制。
3)東南亞國家聯盟
東南亞國家聯盟(the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ASEAN)簡稱東盟,成立于1967年,最初成員國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現在,已經發展成為10國(增加的國家為緬甸、越南、老撾、文萊和柬埔寨)。當前,東盟已經發展成為總人U超過5億、總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市場,并在地區事務中產生了極大的經濟、政治影響力。其中的印尼、泰國等近年經濟發展速度都較為強勁。
4)拉美共同市場‘
拉美共同市場(MERCOSUR)源于1988年巴西和阿根廷之間的一項自由貿易協議,后又有巴拉圭、烏拉圭等國的加人。拉美共同市場成員國之間多數商品免征關稅,并希望能朝著關稅同盟的方向發展。
5)獨聯體
獨聯體(CommonwealthofIndependentStates,CIS)成立于1991年,由蘇聯解體后成立的亞美尼亞、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等12個國家組成。隨著近年來國際經濟、政治局勢的迅速變化,獨聯體的走向也成為很多人熱衷探討的話題。特別是“顏色革命”以來,獨聯體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局面,2005年8月,土庫曼斯坦宣布退出獨聯體;2008年8月14日,格魯吉亞宣布退出獨聯體,2009年8月18日正式退出①;2014年3月,因為克里米亞獨立人俄問題.烏克蘭也正式啟動退出程序?。獨聯體未來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
6)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the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于1989年,現有21個會員,主要為環太平洋國家和地區,如中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包括了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和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鑒于APEC成員國之間經濟發展水平、政治經濟制度、社會文化的差異巨大,所以APEC—直堅持開放、靈活和漸進的原則,其宗旨是通過不斷的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促進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共同繁榮,是一個較為松散的經濟合作組織。
除此之外,西非共同體(ECOWAS)、南亞地區合作協會(SAARC)、黑海經濟合作組織(BSEC)、安第斯共同市場(AndeanCommonMarket,ANCOM)等組織也在一定區域內形成自己的區域經濟合作力量。此外,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的進一步加深,一些區域一體化組織已經不再僅限于地理位置接近的鄰國之間,而更多的是經濟概念,如以色列和美國建立《自由貿易區》,中國和智利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等,但很多一體化組織由于成員國之間經濟、政治等方面政策協調能力有限,多數并沒有清晰、具體的經濟合作舉措。還有一些區域經濟合作,如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TPP)在美國的推動下意圖發展成為亞太區域內的小型“世界貿易組織”,但其多邊談判過程尚未結束.未來尚不明朗。此外,“金磚國家”(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簡稱BR1CS)等也多次舉行峰會,并推動彼此間合作,但因尚未形成較為緊密的制度性協作安排,離經濟一體化的道路較為遙遠。
以上關于“世界主要貿易共同體”的知識,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請隨時關注優騏物流。